美联储梅斯特:6月通胀数据太糟糕 七月至少加息75个基点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美联6月通胀报告显示,储梅美联储官员们应在本月晚些时候加息至少75个基点,斯特少加但她没有说明是月通月至否会进一步加息。
当被问及是胀数糟糕否应该考虑在本月加息100个基点时,梅斯特表示,据太基点将在7月26日至27日的美联会议上做出决定,届时官员们将有更多的储梅经济数据可以考虑。周三,斯特少加梅斯特表示:“肯定的月通月至是,通胀报告表明,胀数糟糕没有理由说加息幅度会比上次小,据太基点对吧,美联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朝着方向移动。储梅”
梅斯特表示,斯特少加决策者在两周后开会决定下一次加息规模之前,将有更多经济数据需要评估,包括零售销售数据的更新,以及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梅斯特表示,她希望看到“连续”几个月,核心通胀率和总体通胀率的增速都在下降。
上个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加息75个基点后告诉记者,7月份可能加息50或75个基点。但是,现在局势似乎已经变得不同。
此前,素来以鸽派著称的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在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CPI再次加速至40年来的新高后,当被问及这是否包括加息整整100个基点时,博斯蒂克回答称,在通胀面前,“这将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这番言论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更有可能在本月晚些时候开会时加息100个基点的押注。根据利率期货市场的定价,越来越多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将在7月底的会议上历史性地加息100个基点。
2022年票委梅斯特称,6月份的通胀报告“无一不糟糕”。梅斯特指出:“通胀报告里根本没有什么好消息。我们美联储必须非常谨慎和有意地继续提高利率,直到我们得到并看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通胀已经出现好转。”
经济学家表示,更激进的加息会增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一些银行预计美国今年经济将开始收缩,而其他银行则预计明年开始。
梅斯特认为,美联储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通胀,即使这会减缓经济增长。梅斯特称:“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我认为,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经上升。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对吧,未来的经济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责任编辑:综合)
-
“云南首富”被监视居住,千亿新能源牛股恩捷股份“爆雷”,华夏基金郑泽鸿、嘉实基金姚志鹏一天浮亏近亿元
11月22日开盘一字跌停。恩捷股份11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和副董事长李晓华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相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调查。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详细]
-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伴随着部分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的爆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风险在近两年呈现上升态势,而防止企业集团风险经由旗下财务公司向外部蔓延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话题。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企业集团 ...[详细]
-
美团:就三亚疫情启动紧急预案 8月14日前住宿、门票订单免费退
新浪科技讯 8月7日上午消息,美团表示,所有在8月4日前通过美团、大众点评App预订,日期在8月4日-14日的三亚酒店、民宿、景区门票、景+酒、跟团游等订单,如因疫情原因无法使用,均可联系客服免费取消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陈丽湘今年上半年,国内多地因受疫情影响而消费疲弱,在此背景下,2150.hk)仍然继续扩张。出乎意料的是,奈雪的茶在6月份实现盈利了。8月5日晚间,奈雪的茶发布公告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实 ...[详细]
-
新西兰联储加息75个基点,利率水平升至近13年新高。在全球多家央行释放减缓加息信号的当下,新西兰联储周三宣布提高官方现金利率OCR)75个基点,就业市场火热和通胀预期顽固令该国央行将利率水平推高至20 ...[详细]
-
王嘉男三次梦到过相同的场景——世锦赛赛场上,男子跳远金牌捧到他的面前。去年、今年都梦到过,每次梦醒,他都告诉自己,“要现实一点”,他总担心这样的梦可能不是好梦,毕竟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他因为太渴望奖牌乃 ...[详细]
-
如果认为现阶段中资厂商会轻易大批量退出印度市场,并不是一个合理和足够市场化的判断。自2020年开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互联网从业者刘量陆续缩减了在印度的业务发展进程,直到中资互联网软件进一步遭到当地 ...[详细]
-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袁秀月)受两轮强降雨影响,辽宁盘锦绕阳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8月1日,绕阳河盘锦段发生溃口。目前,辽宁因洪涝灾害已累计转移七万余人。记者了解到,入汛以来,辽宁降水为 ...[详细]
-
“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近日,全球唯一专门针对服务贸易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交易会——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服贸会紧扣当前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新趋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旺 北京报道“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在万亿水果零售市场,已经出现了三大头部企业,并且各自为营。但纵观A股市场,却没有一家以水果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而这种情况或许将要被打破,《中国经营报》 ...[详细]